Recipro共生’s Substack
Recipro共生’s Substack Podcast
共生|Recipro#9 Web3 理想主義的實踐: LXDAO 如何構建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
0:00
-59:19

共生|Recipro#9 Web3 理想主義的實踐: LXDAO 如何構建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

Bruce 帶我們瞭解 LXDAO 如何透過資助與協作機制,確保開發者獲得應有的支持。探索如何在去中心化世界中實踐理想主義,為社群創造長遠價值

本節目錄製時間: 2025.01.31
Podcast 連結


本期介紹

我們邀請到 Web3 組織的建設者 Bruce,探討「LXDAO」這個專注於支持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的 DAO,如何在區塊鏈生態中實踐理想主義。他將分享如何透過協作、教育、黑客松以及公平分配機制,打造更理想的 Web3 環境,並帶來 2025 年的新計劃!

如果你對 Web3、公共物品或協作治理感興趣,不容錯過這一集。

LXDAO Telegram Twitter


來賓介紹

Bruce | 前阿里工程師,10 年 Web全棧研發經歷,LXDAOETHPanda 的聯合發起人,現居紐西蘭。Bruce 的 Twitter


內容節錄

(01:43) LXDAO 的願景與使命

Bruce:LXDAO 是一個專注於研發的 DAO 組織,致力於構建支持有價值的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無限循環 (Infinite Loop)

  1. 專注於研究與開發——我們透過 DAO 的模式,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協作,推動技術發展。

  2. 支持有價值的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——我們的目標是讓這些項目能夠長期、可持續地發展。

「良心」是 LXDAO 的核心價值觀,這來自於我們在 Web3 社群的觀察。

我們發現,在 Web3 領域中,有一群人特別堅持核心價值,並真正信仰開放、去中心化、協作的精神。而這些人通常都具有「良心」,這是一個相對隱晦但深具意義的概念。因此,我們決定將「良心」作為我們的核心價值觀。

在 LXDAO 的日常運作中,我們經常討論一個項目的真正價值:

  • 這個項目是否能為某個群體、社會,甚至全人類帶來積極影響?

  • 這個價值不僅僅是金融上的回報,例如賺錢或贏得某種博弈,而是它是否能夠促進公平、可持續發展,並創造更大的社會福祉。

因此,在我們的社群氛圍與實際決策中,我們都會思考——這個項目的價值是否符合「良心」?這也是我們選擇支持哪些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的重要依據。


(04:30) Web3 與理想主義

理想主義與現實的碰撞

Keke 問 Bruce:「有沒有常聽到有人問你是不是滿理想主義的?」

Bruce 表示,這確實是個時不時會被提到的問題。但他的觀點是——這個世界是多樣性的

在現實社會中,商業化的運作模式佔據了很大一部分,但如果沒有理想主義的投入或堅持,許多影響深遠的項目可能根本不會出現,比如以太坊。理想主義的存在,雖然不像傳統商業那樣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,卻是創新和突破的重要驅動力。

為什麼 LXDAO 需要理想主義?

比較偏向理想主義的人,往往更需要社群的支持與資源。這也是 Bruce 聯合發起 LXDAO 的原因——他希望打造一個社群,把這群人聚集起來,讓他們能夠互相支持,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,並一起實踐具有價值的公共項目。

此外,這樣的理想主義者通常會面臨孤獨與挑戰,因為現實環境並不總是友善。因此,LXDAO 希望成為這樣一個「理想主義者的避風港」,讓他們在 Web3 領域找到同行者,一起構建更具價值的未來。

LXDAO 的成員面貌

目前,LXDAO 擁有 300 至 400 名註冊會員,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,專長涵蓋技術開發、設計、產品管理等領域。他們都是被 LXDAO 的價值觀吸引而來,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,共同推動 Web3 的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發展。

這個社群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於技術與項目,更在於連結一群有共同信念的人,讓理想主義者能夠在 Web3 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,並持續創造影響力。


(06:03) LXDAO的社群面貌

核心會員與廣泛社群

Beuce:LXDAO 的註冊會員大約有三到四百人指的是積極參與社群的人,他們通常會參加我們的週會,進行詳細的自我介紹,並參與社群內的討論與協作。這些成員屬於較為活躍的群體。

除此之外,我們還有一個更廣泛的社群,規模約 3,000 至 4,000 人。這些成員可能偶爾在群組內互動,或者關注我們發布的消息、文章與討論,但參與度相對較低。

成員背景與專業領域

LXDAO 以技術研發為核心,因此在成員組成上,超過一半的人具有技術研發或程式開發背景。另有來自社會學、組織研究等領域的專家。這類型的參與者對於 DAO 這種新型組織模式格外感興趣,因此希望透過實際參與來研究、體驗,甚至進行相關的社會學調查。相較於其他以投資與交易為主的 Web3 社群,LXDAO 提供了一個更適合社會學者觀察與實踐的環境。

在性別比例方面,目前 LXDAO 的整體成員中,男性略多於女性。但在這一季度的核心成員中,男女比例一半一半。


(07:58) DAO 的協作模式

LXDAO 內部的工作形式多樣,為了確保組織運作順暢,我們將協作模式劃分為固定崗位、賞金任務 (Bounty) 與社群貢獻三種類型:

  1. 固定崗位

    • 包括 運營、媒體管理、活動策劃、研究 等核心職能。

    • 這些崗位通常以 季度制雙季度制 的形式運作,要求成員以全職或兼職的方式投入穩定的時間來推動項目進展。

  2. 賞金任務 (Bounty)

    • 由社群組長或核心成員釋出,社群成員可以根據自身時間與技能選擇參與。

    • 這種方式提供更多彈性,讓 LXDAO 內的協作更具流動性,同時確保關鍵工作得到及時處理。

  3. 志願貢獻

    • 許多社群成員會自發地提供協助,參與討論、發表觀點,或提出新的實驗與想法。

    • 這類貢獻雖無明確的報酬機制,但對 LXDAO 的成長至關重要。

LXDAO 的財務模式

許多人會好奇:「LXDAO 的成員如何維持生計?」

目前,LXDAO 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,專注於理想主義驅動的應用探索公共物品建設,因此尚未建立穩定的商業化模式。

目前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:

  • 早期天使投資

  • 具有良心的長期支持者

這些資助者認同 LXDAO 的願景,希望支持 Web3 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。他們的支持讓 LXDAO 能夠專注於組織治理、技術探索與協作實驗,而非短期的盈利模式。

LXDAO 的主要產出

LXDAO 當前的核心產出主要包括:

  1. 實驗報告 —— 針對 DAO 組織治理與協作機制進行測試與分析,總結經驗並公開分享。

  2. 組織協作解決方案 —— 針對 Web3 領域的組織管理與激勵制度,探索可行的機制與工具。

  3. 開源工具與機制設計 —— 基於社群實驗,開發能夠幫助其他 DAO 或 Web3 項目的工具與最佳實踐方案。

這些產出不僅是 LXDAO 自身發展的基礎,也能夠幫助後來者少走彎路,促進 Web3 公共物品與去中心化協作模式的發展。

LXDAO 的核心價值與願景

LXDAO 致力於解決 Web3 領域中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的可持續性問題。其願景是:

  1. 創建可持續的公共物品生態,確保有價值的 Web3 項目能夠長期運行,並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。

  2. 公平分配機制 —— 提倡「多勞多得」,拒絕無貢獻者獲利,確保激勵制度合理有效。

  3. 凝聚良心建設者,推動 Web3 領域的健康發展。

  4. 在 10 年內,讓 10 億人接觸並使用 Web3 技術與理念

這些理念不僅是對 LXDAO 內部運作方式的描述,更像是一種價值聲明,吸引認同這些願景的成員加入,為 Web3 的未來共同努力。

為什麼支持 Web3 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?

LXDAO 選擇支持Web3 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,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量:

  1. 公共物品的價值

    • 公共物品(如開源軟體、去中心化基礎設施)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基礎支持,但傳統資助模式往往無法確保其可持續發展。

    • LXDAO 致力於探索新的資助與協作模式,讓公共物品能夠長期維持並持續創新。

  2. 開源項目的貢獻

    • 開源項目推動技術透明與創新,讓更多人能夠參與技術進步。

    • Web3 強調去中心化與開放性,開源是這一理念的重要體現。

透過支持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,LXDAO 不僅是在建設自身的價值體系,也是在為 Web3 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Web3 信仰者與長期主義者會被 LXDAO 吸引,並積極尋找加入的方式。


(12:20) Web3 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的重要性

Web3 與開源的關係

許多人對 開源 (Open Source) 與公共物品 (Public Goods) 可能不太熟悉,但事實上,Web3 的大部分基礎建設都是建立在開源公共物品之上

Web3 的核心理念強調 透明性、隱私保護與去中心化,這意味著:

  • 代碼需要公開,讓所有人都能夠檢視、審核,確保沒有安全漏洞或後門。

  • 例如,以太坊的核心技術、各類智能合約、各種 SDK (軟體開發工具包) 等,幾乎全部都是開源的。

  • 如果沒有開源,許多 DeFi 協議或 DApp,將難以讓用戶放心使用,因為無法驗證其安全性與公平性。

開源的挑戰:公地悲劇

然而,開源公共物品面臨一個根本問題——公地悲劇 (Tragedy of the Commons)

這是指:

  1. 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開源項目,這導致了商業化的難度增加

  2. 由於缺乏盈利模式,開發者與維護者難以獲得穩定收入,項目可持續性堪憂。

  3. 用戶通常更關心終端產品 (如 DeFi、NFT、Token 交易),而不會關注背後的技術基礎,如區塊鏈客戶端、節點網絡、加密庫等。例如:

    1. 這個 DApp 的智能合約是否安全?

    2. 它的底層基礎設施是由哪些開源組件構建的?

    3. 這些技術的開發者是誰?他們如何維持項目的運作?

這種忽視,導致開源項目往往缺乏資金支持,影響長期發展。

開源的社會價值

雖然開源專案的商業化能力較弱,但它們的社會價值極高。舉個最近的例子:

  • DeepSeek

    • DeepSeek 是一款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 (LLM),被視為 OpenAI 的競爭對手之一。

    • 它將完整的代碼與模型開放給社群,讓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、部署與改進。

    • 這與 OpenAI 的封閉式模型形成對比,使得 AI 技術能夠更廣泛地傳播,降低成本,提高可用性。

這樣的例子充分說明了開源公共物品的價值:

  • 更廣泛的傳播 ——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、學習、改進。

  • 更低的使用成本 —— 讓技術不僅僅掌握在大公司手中。

  • 更開放的創新環境 —— 不受企業利益驅動,而是由社群共同推動。

然而,這也帶來了一個現實問題——開源項目本身難以從中獲利。像 DeepSeek 這樣的開源 AI 項目,雖然對社會影響深遠,但它的商業利益卻可能被其他企業所收割。例如,已經有人基於 DeepSeek 來構建商業化應用,而原始開發團隊可能無法直接從中獲益。

Web3 與 AI 的結合:趨勢還是炒作?

近來,「Crypto × AI」的話題備受討論,許多人將兩者視為未來的發展趨勢。但 Bruce 持較為謹慎與保留的態度,認為這兩者的結合仍未找到真正合理的應用方式。

  • AI 本身並不需要 Crypto,它已經能夠為用戶提供強大服務。

  • Crypto 反而更需要 AI 來提供新的敘事,作為炒作話題。

目前,Bruce 尚未看到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 Crypto × AI 應用案例,但他會保持關注,期待未來出現更具價值的結合點。

LXDAO 如何支持開源公共物品?

LXDAO 的核心目標之一,就是解決 Web3 公共物品與開源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問題。我們的策略包括:

  1. 提供資金支持 —— 獲取資助,為開源專案提供穩定的運營資金。

  2. 提升社群關注 —— 透過內容、活動,讓更多人理解開源項目的重要性。

  3. 創新資助模式 —— 探索新的激勵機制,例如 Quadratic Funding、DAO 獎勵等。

(19:10) LXDAO的旗艦項目

許多聽眾可能會好奇:「LXDAO 是如何支持公共物品的?」以下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孵化流程,展示 LXDAO 如何助推開源項目從想法 → 討論 → 立項 → 執行 → 持續發展

  1. 社群討論與想法孵化

    • LXDAO 透過 社群、論壇、活動與宣傳,吸引有共同信念的開發者與建設者加入。

    • 在社群內,成員們針對當前 Web3 生態中的問題,或缺失的公共物品進行討論。

    • 如果某個提案得到廣泛關注,LXDAO 會發起虛擬小組(由 Forge 工作組 推動),進一步探索並迭代想法。

  2. 形成核心團隊與初步驗證

    • 有興趣的成員會組成虛擬小組,每週開會討論,透過賞金任務機制促進進展。

    •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與試驗,確定項目是否值得繼續推動,或者是否需要調整方向。

  3. 立項與資助流程

    • 若確定值得推進,LXDAO 會進入立項與資助申請階段

    • 申請團隊需撰寫正式提案,包含:

      • 項目目標與價值

      • 所需人力與資源

      • 期望產出與影響

    • 社群透過治理機制投票表決,決定是否啟動資助。

  4. 資金與資源分配

    • 通過治理後,LXDAO 會聯繫合作夥伴與基金會,爭取匹配資助。

    • 獲得資助的項目資金將存入專屬國庫,並按照里程碑 (Milestone) 機制逐步解鎖。

    • 社群負責監督資金使用,確保項目進展順利。

  5. 持續發展與推廣

    • 項目完成後,LXDAO 會協助推廣,讓更多人使用與參與。

    • 透過社群監督與回饋,確保項目能夠長期運作,形成真正的「無限循環」


LXDAO 當前正在孵化的項目

1. 殘酷共學(Intensive Co-Learning)

這是一個強調高強度學習 + 開源分享的教育計畫,主要特色包括:

  • 遊戲化機制 —— 參與者需 連續 21 天學習,並在 GitHub 上公開學習筆記,形成社交壓力來提高學習動力。

  • 主題自由選擇 —— 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共學,不需要老師,可針對特定書籍、技術或研究領域進行學習。

  • 獎學金支持 —— 對於較難的主題(如 以太坊協議 或 Web3 技術),LXDAO 可能會聯合合作夥伴提供獎學金。

💡 熱門共學主題:

  • DeFi 技術

  • AI 與區塊鏈

  • 財富自由與資產管理

  • 編程與英語學習


2. 休閒黑客松(Casual Hackathon)

這是一場回歸初心的黑客松,不以商業化為導向,而是強調創意、趣味與協作

  • 不同於傳統黑客松

    • 傳統黑客松往往有高額獎金,吸引專業 Bounty Hunter 團隊,降低創新空間。

    • Casual Hackathon 不以獎金為核心,鼓勵自由創作,避免為了商業利益而妥協創意。

  • 輕鬆參與

    • 僅需 2 天(週末) 完成,形式靈活。

    • 每個提交的項目都會獲得獎勵,評審會找到每個作品的亮點並給予鼓勵。

💡 第一期黑客松亮點:

  • AI 運營助手 —— 自動翻譯文章並生成 Twitter 內容

  • Web3 漂流瓶 —— 透過智能合約存放願望、祝福或小額 Token

  • MBTI AI 聊天機器人 —— AI 透過對話猜測用戶的 MBTI 性格類型


3. What to Build(探索 Web3 可建設項目)

這是一個針對 Web3 開發者與創業者的靈感平台,旨在解決「我想做點什麼,但不知道做什麼」的問題:

  • 分析基金會與生態需求,找出缺失的公共物品與技術機會。

  • 挖掘特定領域問題,如 智能合約錢包 UX 優化去中心化身份 (DID) 應用

  • 提供 RFP(Request for Proposal),讓開發者找到符合自身興趣與技能的建設方向。


4. Fair Sharing(公平分配機制)

在 Web3 協作中,如何公平地分配資源與報酬是一個關鍵問題。LXDAO 正在開發一套公平分配的機制:

  • 登記與驗證貢獻 —— 參與者需記錄自己的貢獻,並獲得社群成員的認證。

  • 去中心化投票機制 —— 透過社群投票決定每個人的貢獻值,避免單點操控。

  • 基於貢獻比例分配收入 —— 當項目獲得資助,收入將依據貢獻比例自動分配。


5. Coordination Lab(協作實驗室)

LXDAO 正在探索「區塊鏈 + 協作」的未來應用,認為 協作 (Coordination) 可能是 Web3 真正的「Mass Adoption」場景

  • 區塊鏈在投票與治理中的應用 —— 透明且不可篡改的投票機制。

  • 隱私保護技術的協作應用 —— 透過零知識證明(ZK),確保匿名投票與決策透明性。

  • 協作與激勵機制創新 —— 透過代幣經濟,促進全球範圍內的高效協作。

💡 比特幣的協作案例:

  • 透過經濟激勵機制(PoW 礦工激勵),有效協調礦工、投資者與開發者的利益。

  • 建立透明且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,無需中心化機構干預。

LXDAO 期待在協作領域發掘更多創新應用,推動 Web3 在 協作治理 (Coordination Governance) 領域的發展。

這些項目,無論是學習、黑客松、建設方向、資源分配,還是協作實驗,都體現了 LXDAO 的「公共物品支持模式」,讓 Web3 的創新與發展形成真正的 「無限循環」


(52:55) 2025 年的計劃

主線計畫:優化治理機制與構建完整的「良心建設路徑 (Build Path)」

在 2025 年,LXDAO 的核心目標將聚焦於提升組織治理效率、加強研究驅動的研發模式、以及建立完整的 Web3 公共物品孵化鏈路

  1. 優化治理與項目運行機制

    • 目前,LXDAO 的項目發起與治理流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內耗,主要表現在:

      • 流程繁瑣,影響效率 —— 項目立項與審批機制可能過於複雜,影響推進速度。

      • 產出歸屬權問題 —— 項目完成後,歸屬權或管理權可能引發爭議,影響社群協作氛圍。

    • 優化目標:簡化與自動化治理流程,減少不必要的治理討論,將更多精力放在實際建設與產品開發

  2. 強化研究與理論支持

    • 過去,LXDAO 過於專注於「實作」,但較少進行系統化的研究與分析,這可能導致部分項目與市場實際需求脫節

    • 2025 年的轉變

      • 以研究驅動研發,確保每個項目在落地之前,已有充分的市場調研與需求分析。

      • 發佈更多行業報告,提升 LXDAO 在 Web3 公共物品領域的影響力,為社群提供更有價值的資訊與方向。

  3. 構建「良心建設路徑 (Build Path)」,形成完整的孵化機制

    • LXDAO 希望建立一條清晰的鏈路,幫助 Web3 新手或建設者循序漸進地進入 Web3 領域,並最終落地可持續的公共物品。

    • 完整的孵化流程

      1. 殘酷共學 —— 透過高強度學習,讓參與者掌握基礎技能。

      2. 靈感探索 (What to Build) —— 提供開源與公共物品的需求清單,讓開發者找到可行的建設方向。

      3. 黑客松 (Casual Hackathon) —— 透過創新競賽,驗證點子可行性。

      4. 項目落地 (Fair Sharing 機制) —— 確保成果得以公平分配,並提供持續發展的機會。

    • 透過這條鏈路,LXDAO 希望讓更多人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,並透過 Web3 創造有價值的公共物品。


支線計畫:推動社群主導的研究、實驗與應用

主線計畫的基礎上,LXDAO 也將啟動社群主導的各類支線活動,以探索新的 Web3 應用場景。

  1. 協作與治理研究 (Coordination Lab)

    • LXDAO 將發起針對「協作」的殘酷共學計畫,收集與探討 Web3 組織治理的最佳實踐。

    • 針對社群衝突管理DAO 治理工具開發等主題,LXDAO 可能會舉辦黑客松,以實驗新的協作模式。

  2. 開源治理與報告產出

    • 除了開發工具,LXDAO 也希望透過發佈研究報告,推動更好的 Web3 治理方式。

    • 歡迎社會學家、組織研究者、人類行為學專家加入,共同探索 Web3 組織運作(Human Dynamics)。


(57:25) 結語與行動呼籲

新的一年即將開始,Bruce 也對所有聽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呼籲:

「2024 年,我們見證了市場的短期波動,Meme 投機與短期項目層出不窮。但 2025 年,希望更多關注長期、偏理想主義的事情,下一波孕育web3 浪潮的項目,或是有長遠目標或價值的事情。」

參與公共物品建設,不僅是貢獻,也能獲得學習與社群支持。

無論是技術人員或非技術背景,只要帶著熱情與良心就能在這領域持續貢獻

  • 如果你想學習 Web3,LXDAO 提供了「殘酷共學」計畫。

  • 如果你想開發創新項目,LXDAO 提供了「黑客松」與「孵化支持」。

  • 如果你想探索 Web3 協作治理,LXDAO 提供了「Coordination Lab」。

我們希望 2025 年能夠吸引更多真正有志於建設 Web3 公共物品的人,與 LXDAO 一起開啟新的一年!


參考與提及連結


主持

Keke | AMPLIFI.tech 主理人, 主理 未来不打烊 及 CSS 播客频道, 從事影响力投資, 也經由播客故事的傳播, 持續推動 AI-Crypto, Climate tech-氣候行動, 以及人類在永生科學中意識及長壽進化的各種行動. Linktree

Crystal | 從事創新科技業十年。 曾經於金融科技獨角獸以及Web3項目經營策略和業務管理。同時,在亞洲各地推進普惠金融及社會創新項目。現在主力為 Climate Tech 公司在亞洲進行業務發展,推進可持續生計。 Linkedin

Lillian | 是base在紐西蘭的UI UX設計師,有六年設計web3產品的經驗,包含DeFi 等去中心化產品。對公共物品 (common goods)很有熱情,參與過plurality書的開源設計,也持續在這領域探索, 貢獻所長.。Linkedin


更多 AI, Web3, 氣候科技, 永生科學, 身心成長 主題 都在⁠ AMPLIFI -未來不打烊⁠ &⁠ CSS⁠ 頻道⁠收聽⁠

🎵片頭|片尾:Music from⁠ https://icons8.com/music/author/savvier⁠

重要聲明:Hosts,或 嘉賓在播客中的觀點僅代表他們的個人看法。此播客僅用於提供信息,不作生命指南參考。

Disclaimers: All opinions expressed by Hosts, or other podcast guests, are solely their opinion. This podcast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.

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

User's avatar